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创业仅7年时间,小米的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截止2018年,小米的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杰出代表,其股权分配和激励是如何做的呢?
①持股员工人数
根据2018年5月3日小米公司向香港联交所披露了其招股说明书,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共计拥有14513名全职员工,其中13935名位于中国大陆,其他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印度、印尼。其中,超过5500名员工(超员工总数的37.89%)拿到公司股份,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②员工持股比例
根据招股说明书,上市前小米公司已经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共计有224500097股B类普通股份,其中11名董事高管获授2212万股,超过5500名小米员工获授222380097股。这部分占小米公司股份数的10.85%。如果加上已经通过股权奖励授予的股份、已经由高管和员工行权的股份,那么这一比例会更大。
①客户导向,从员工入职时就开始
小米早期的股权激励,允许员工在股票和现金之间弹性调配比例作为自己的薪酬。其中,最终有15%的员工选择全部拿现金工资,70%的员工选择70%~80%现金和部分股票,有15%的员工拿一点生活费和较多股票。小米在做股权激励时,充分考虑员工和高管的需求不同而给合适的激励股权。
②融资时允许员工跟投
小米在B轮融资时,允许员工投钱投资公司,每人限额30万。当时70人的公司有60人左右选择投钱给公司。
③采用多种激励模式结合
根据招股说明书,自2011年起,小米公司采用购股权、受限制股份奖励(受限制股份)及受限制股份单位等多种激励模式。
1)购股权
港股中规定的购股权类似于A股中的股票期权,也就是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股份,待到约定的时间和条件成就时,由激励对象按照约定的价格无偿或者有偿的方式一次性或者分期购买公司股票的激励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给激励对象一个权利,就是在未来的一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当然这个权利的行使是以激励对象在公司持续服务或达成公司约定的业绩条件为前提。
2)受限制股份奖励
港股中规定的股份奖励类似于A股的限制性股票激励。就是授予给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份,授予时就无偿或者按照约定的价格出售给激励对象。但是,激励对象取得的股份的权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不能转让、不能抵押、质押、偿还借款等等。并且可能在约定的情形出现时由公司对奖励的股份进行回购。
3)受限制股份单位
受限制股份单位有点类似于国内的虚拟股,但它也不完全是“虚”的。公司授予给激励对象一定数额的股份单位。在约定的时间或者业绩条件完成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以现金的方式对已经归属的受限制股份单位进行回购,当然也可以约定公司将约定的数量的股份给到激励对象。
④股权资金来源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布的信息,5500名员工获授的购股权是需要按照从0—3.44美元每股的价格来进行行权的。每个员工获授的购股权行使的价格是不完全一样的,同样每个员工获授的全部股份行权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有0元行权的,有1.02美元行权的,有3.44美元行权的。
⑤退出机制
授予员工的股票有权利限制,只有到达一定工作年限或工作目标,才能解锁股票。针对部分被邀请的员工参与小米发展基金。如果员工在投资后5年内从公司离职,则仅能收回投资本金加利息。若在公司服务满5年,则可称为基金权益持有人,离职后可要求公司按市场公允价值回购股份。
⑥调整机制及系统性安排
根据小米雇员购股权计划,公司对获授购股权的员工以及对激励方案本身也约定了非常全面的限制内容和调整机制。激励方案对授予股份进行了必要的转让限制、因故终止受雇和服务的影响以及身故或其他原因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受雇关系终止对激励股份的安排,当然也有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时股份的安排。